首页

婉慈icon视频免费观看

时间:2025-05-30 01:04:45 作者:碳路中国丨一泓清水入黄河 浏览量:34612

  【东盟专线】广西千年“侨销茶”香飘东盟 力拓新兴市场

  中新社梧州8月18日电 题:广西千年“侨销茶”香飘东盟 力拓新兴市场

  作者 张广权

  初秋时节,走进广西梧州茶厂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现代化制茶设备有序运转,新一批次的毛茶经筛分、拼配、渥堆、汽蒸、晾置、陈化等20余道工序,将包装成成品,销往东南亚。

  “为了让东盟的茶客喝到最正宗的六堡茶,我们在原料、制作环节、陈化、检测等方面进行了严格把控。”据该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金榜介绍,这些远销东盟的六堡茶,每一份都是“匠心制作”。

  六堡茶属黑茶类,因原产自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有1500多年种植历史,在清嘉庆年间入选中国名茶之列,远销东南亚各国,是著名的“侨销茶”。

  “通过精心调配和工艺改进,我们开发出了口感醇厚、香气独特的六堡茶产品,以适应东盟消费者口味。”王金榜介绍说,为满足东盟市场需求,企业不断创新,推出“梗梗香”“南洋金花”等多种适合东盟消费者口味和需求的产品。“这些产品甄选不同等级原料,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令茶品更适合当地市场冲泡品饮需求。”

  “与此同时,在包装和营销上,企业也下足功夫,融入中国及东盟各国的文化元素,使产品更具吸引力。”王金榜称,近年来,公司为东盟客户群体专属定制“侨香”“忆南洋”等系列产品,包装经典复古,风味醇熟厚重,极具“侨销茶”特色。

  “广西与东盟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文化相通,这为六堡茶在东盟的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西芊河茶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家鸣曾带队到马来西亚参加茶叶展销会,亲历六堡茶在海外热销的场面,“在东南亚等地茶庄和超市里,六堡茶货架总是格外引人注目”。

  “六堡茶独特的气质和口感在海外华人群体中拥有很高评价和认可度。”李家鸣坚信,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六堡茶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国际茶叶展览、文化交流活动等,其独特品质、工艺和文化内涵,“将得到世界认可”。

  “如今,‘复苏’的六堡茶沿着‘茶船古道’再出海,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呈现产销两旺、量价齐升良好势头。”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局副局长林柱雄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梧州市共有茶园40.05万亩。2023年年产六堡茶3.5万吨,综合产值超200亿元(人民币,下同),品牌价值达49.73亿元。2024年1—6月,梧州口岸出口六堡茶超37吨,同比增长39.7%。

  "借助跨境电商等新兴渠道,公司六堡茶销售网络在东盟市场进一步拓展。"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国际销售部副经理覃佳良介绍说,得益于海关制定的六堡茶出口相关标准,如今,公司的六堡茶出口通关越来越通畅,海外订单逐年稳步增长,“除了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我们的六堡茶还远销至日韩及欧美市场。”

  近年来,梧州市在东盟国家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与东盟国家共同制订六堡茶国际和区域标准,加快六堡茶行销东盟。当前,梧州市正积极实施六堡茶行销“东盟行动”,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六堡茶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市场。(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孙杨复出夺冠并寄语年轻运动员:希望他们为中国男子游泳贡献力量

“我们现在约有50名大学学历的矿工,大多数都是‘90后’。”转龙湾煤矿智能化办公室负责人王浩东表示,进入保供季后,大家都对智能化开采带来的便利与安全不断点赞,有矿工还将自己的井下生活发到朋友圈中。

中国气象局解析南方强降雨:与厄尔尼诺存在明显关系

“景区的沉浸式情景剧上午下午轮番上演,演出分布在景区内外10余个点位,让游客所到之处皆为景色,所游之处皆可乐。游客们欢声笑语,随处可见拍照的游客,记录着沿途的美景美画。”剑门关景区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黎明说。

最高检:有力震慑犯罪安定人心维护稳定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历时13年。2010年,针对我国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空白”,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并于2012年将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国家文物局报请国务院将“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支持、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国务院批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我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编制提交申遗文本,克服新冠疫情影响,采取超常规、闭环方式,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现场技术评估,最终确保申遗成功。

2024年中国研究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创新大赛闭幕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称,美铁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这里被认为是2024年总统大选的关键州。此外,美铁在密歇根州等地也有业务,这些地区都对竞选十分重要。

毛宁回应西方国家唱衰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宗克告诉记者,文化人才公寓的硬件基础和文化人才集聚,激发了环境与人、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共振效应,形成社区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彰显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微观社区品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